產品經理上海求職記 — 狼性の面試

CelineChou
10 min readAug 22, 2017

--

上一篇講到履歷的投遞管道,這篇要來分享一下當接到面試邀請電話、到面試完之後可能會經歷的事情,無論結果如何,都是為了要在短時間內讓面試官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是大陸人口實在太多,要如何在這麼多面試者當中脫穎而出是需要精心策劃的(外加很多分的運氣),事前策劃還不夠,還要應面試狀況隨機應變,想辦法留下亮點。

從投出上百份簡歷,收到十幾份面試邀請,拿到個位數的offer,最終決定心儀公司是一個心理上很漫長的過程,本篇分享初入大陸職場的面試經歷~

1.公司的選擇與判斷 — 公司規模&地區

如果是第一次到大陸找互聯網的工作,我會建議找大一點的公司,最好是即將上市、或是已上市的規模,大公司的優點是處理工作簽不會有什麼問題,公司人事制度較完整,升遷都是照規矩來,可以體驗看看這種巨大量級的公司如何做產品、做多深這種問題。
小公司的優點,尤其在深圳那一代的新創公司,因為創業初期對於人才的標準比較寬鬆,也願意出比較高的價錢吸引你去工作(因為風險比較高);大陸的投資風氣興盛、熱錢很多,如果新創公司哪天獲得某個風投的幾億融資,那就可以直接退休了(誤

北京
至於工作地點的話,雖然北京才是互聯網的發展重鎮,大概八成的當紅互聯網巨頭都在北京,例如百度、京東、今日頭條、大眾美團、摩拜單車等,想得到的好公司大部分都在北京,真的非常吸引人!!但是北京的空氣和居住環境實在不太適合女生單獨前往,所以我還是選擇了上海。

上海
上海和北京比起來是比較商業化的城市,有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大部分都在陸家嘴、徐匯區那一帶),另外因為上海經濟比較發達,比較容易有多餘的錢出遊,所以旅遊產業也稍微發達一點,剩下的比較多是北京總部設立於上海的分公司,雖然也有產品經理的職位,但負責的功能就比較不是核心功能(可能就接接小需求,或是負責支線產品),反而是項目經理的職位稍多。

廣州深圳
至於深圳的話除了騰訊一家獨大,接下來比較大的公司大概就是 B2B/ERP 產品金蝶、電商唯品會與一號店,剩下的多集中於深圳科技園那邊形形色色的新創公司,因為深圳相對於北京、上海而言明星大學比較少(北京上海動不動就要求北大清華交通復旦),大多是外來背景,競爭起來比較平等,創新風氣興盛。

2.面試準備 — 體驗產品說故事

按照面試流程來說,首先會接到公司 HR 打電話給你,我會習慣在電話中簡短詢問我要面試的部門(因為大公司的部門分工很細,如果HR願意說的話會省去很多準備時間),確認一下 是不是 App 上的某個功能 / 範圍,這個很重要,避免在準備的過程中體驗到錯的功能,面試的時候就尷尬了XD ;有些 HR 會在電話中就詢問期望薪資,所以在投遞履歷的時候就要想好要工資範圍免得措手不及。

產品準備的重點就是體驗體驗體驗

面試的準備除了基本的市場調查、競品分析(中國市場用百度查的資料會比估狗好很多,最好可以一邊看資料一邊畫心智圖助於思考與整理)之外,以產品經理而言,最好的方法還是實際體驗產品: B2B 的話因為公司也曉得你不容易直接接觸他們的產品,通常不會刁難;相對來說 B2C 的產品比較容易體驗,這邊的體驗不是只有把 App 下載來玩,我個人會使用比較極端的方法,例如我面試過某個大公司旗下的民宿產品,還特別在面試前一天晚上想辦法透過那個 App 訂了一間公司附近的民宿在那邊住了一晚;旅遊產品就在 App 上買買機票剛好可以去找朋友玩,如果遇到班機延誤、改期、甚至取消,還有機會察覺客服端的問題,把自己當成用戶;電商產品就去買個東西、諮詢一下賣家、客服,時間多一點的話還可以退個貨。這種在實際使用中產生的體悟往往比單純把 App 下載來玩還要真實許多。

產品體驗基本上就是亮點,因為在經歷沒有特別優勢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的,但是產品體驗本身就跟面試官實際上做的工作息息相關,容易引起面試官與你討論,例如你覺得某部分實際體驗後感覺特別不好,認為可以怎麼改進等等,或是回答的過程中加入之前做的競品分析,點出這個產品的特點帶給你什麼樣的體驗。

雖然只是短短的兩段文字,但這兩段文字實際上需要準備的時間可能是長達好幾天,準備的成本非常高、耗時耗腦搞不好還要花很多寫文件的時間,在體驗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思考其實非常累,這種準備方法可以用在自己比較心儀的工作上即可。

3.我經歷過的面試

台灣的面試大部分是人資第一關過濾,在大陸人資過濾履歷後,大部分就是讓部門主管決定,人資大多負責後面談薪水、公司制度等事項。以大陸的大公司來說,通常是「部門小主管 >> 部門大主管(或老闆)>> 人資 」,不過也有例外,聽說騰訊的搶手部門都是五關起跳,甚至要八關…,那麼以下就依時間順序描述一下我的面試經驗吧

阿里巴巴( B2B 產品經理)- 無聲卡
阿里巴巴是請朋友內部推薦,花了很大的力氣把我的資料紀錄到他們人才庫裡,大約十天內會接到主管打電話來約電話面試。可惜當時人在台灣,一點也不了解大陸生態,完全沒有經過其他公司的面試練習就直接電話面試,下場非常慘而且浪費一次大好機會 QQ
電話面試主要針對自己做過的項目講解,必須講得非常深入,例如做了一張報表追蹤問題:怎麼做、裡面有哪些數字、為什麼這樣設計、如何導入該報表、成果、現在還有沒有繼續用等等,講解細節的時候同時還要注意抽象化(好像叫業務概念吧),後來當然就是無聲卡。

掌上淘旅行(前台產品經理)- 沒錄取
這家是吉祥航空旗下的 OTA ( Online Travel Agency ) 公司,也是我這次唯一面試的小公司,員工約 150~300 人之間(在面試大公司之前可以先找間小公司練習),只有一關直接由產品負責人面試,也是針對做過的項目詢問,但強度就沒有阿里巴巴深,也問了我的經驗偏後台為什麼想要應徵前台產品經理,面試當場給了一些反饋,例如他們小公司沒有建立人物畫像( Persona ),大部分還是要靠產品經理的直覺,但我初來乍到還不夠理解使用者的心理或習慣等等。
面試的當下雖然聊了非常多,但一個星期後還是通知我他們覺得我還是不太適合這個職位,但面試官主動提出讓他以前在某大公司的同事幫我內推,也會建議我之後面試的準備方向,是個非常好的人!

同程旅遊(前台產品經理)- 錄取
同程旅遊總部在蘇州,距離上海大約半個多小時高鐵車程,到了車站還要再轉地鐵其實路程也不近,同程旅遊也算是小有規模的公司,但當天面試的時候只有一關,問了一下我的項目後大約十分鐘就說面試到這裡結束,人資之後會再給我反饋,當時的我內心是震驚的XD,馬上問面試官是不是我哪裡回答得不好,能不能給我點反饋,面試官才說他希望聽到更深入的東西,例如最困難的設計點,後來請面試官再給我一次機會重新把項目講一次,硬是把面試拉到一個半小時,之後又講了許多對產業的理解、詢問部門的工作流程等,結束後閒聊才發現原來他也工作兩年。兩天後就收到錄取信了。
此次的面試不得不說是所有公司中最隨意的一次。

途牛旅遊網(系統產品經理)- 錄取
途牛面試的職位是比後台還要底層篇技術架構的產品經理職位,面試總共四關將近三小時,先是小組長面試,項目內容沒有著重太多,問了比較技術的問題,例如以系統的角度描述一下火車票可以有哪兩種買法(有哪兩種方式可以跟票務系統對接);
總監面試輪,問的問題就比較大方向,因為比較擔心我沒有技術背景,所以問了我之前處理過的後台複雜程度,解釋後沒有什麼問題就請人資進來談,途牛的人資面試有兩關,一關是基本的談薪水、另一關是人資長對你性格、動機的了解。
特別提一下談薪水那關,我有特別提已經拿到同程的 offer ,同程與途牛剛好是差不多規模的競爭對手,人資會詢問對手開的薪水,可以稍微開得高一點點不要太超過就好,藉此拉高價碼,成功提高了offer的薪水。

美團旗下產品榛果民宿( ToB 端產品經理)- 無聲卡
榛果民宿是美團企業內部孵化器開發出來的產品,預計在未來當作獨立公司推出,目前以美團控股子公司的形式存在。
我當時透過拉勾投遞履歷拿到面試機會,六月中短暫到上海的一個星期因為面試時間沒喬好,變成電話面試,產品負責人從北京打電話過來講了半個多小時,面試內容比較基礎(例如你覺得產品經理是什麼、離職原因、項目講解、推薦兩本書給新進的產品經理),原本是無聲卡,後來七月中到落腳上海後不死心的又給面試官發簡訊,打動原本不願意給機會的面試官,讓我到現場面試嘗試其他職位。
不過當場面試又是另一回事了,準備面試時還特別寫了一份體驗報告,結果面試官不是很在意,反而問了很多運營的問題,好像是他們遇到的問題想要參考其他公司怎麼做的,還問了很多與職位不相關的問題,也沒有清楚講解工作內容(他當時就回答:就提需求,進開發啊)是一場不太專業的面試,原本還說第二天 CEO 會打電話給我面試,後來也是不了了之。

攜程旅遊網(後台產品經理)- 錄取
攜程的面試依序是「部門產品總監 >> CPO ( Chief Product Officer) >> 人資」,攜程對之前做過的項目也沒有多問,直接現場考題目,從簡單的 excel 技巧到資料庫相關的機率問題都有,例如:今天有一張表上有酒店的名單,我隔一個星期後再下載一份一樣格式的酒店名單,但經過一個星期後會多出許多新加入的酒店,請問要如何使用 excel 快速地找出這些新增的酒店;例如:假設我有一個伺服器,最多只能放一百筆資料,但我今天不知道會有多少筆資料進來但肯定超過一百筆,試問如果要讓每筆資料留在伺服器的機率相同,要如何設計(以及很多衍生問題)。
耗盡腦力後與 CPO 面試,考了與顧問業很像的推論題,例如請估計上海有多少酒店這種題目(真的難,感謝大學管理顧問社的訓練啊),有一些基本像是高中數學取球機率問題,還問了一題請我描述一個做過最屎的缺,但後來卻做得有聲有色的經驗。
這一關過後人資進來談薪水,之後補做線上測驗(一題只有大約一分鐘的時間可作答,跟 IBM 的線上測驗有得比)就收到正式的聘書了。
後來人資進來談薪水的時候其實頗驚訝的,因為在回答這些題目的時候我大概快一半的問題都沒有回答出正確答案,所以個人推測考這些題目除了答案之外,更重要的是推理與討論的過程才是決定是否錄取的關鍵,例如發現自己錯誤就要勇敢承認不要硬掰,解題的時候懂得說出自己的思路,不要自顧自地在白板上寫。

這次面試真的很幸運,順序剛好從小公司一路面試到大公司,在拿到 offer 後信心大增一路拼到心儀的工作,也透過這幾次面試當練功,複習了市場、競品、用戶體驗等分析能力。其實面試當下拿出氣場,最重要的還是基於自己清楚要什麼,因為面試官會從你的職涯規劃,投遞該職缺的理由等類似題目判斷你是否想清楚;感謝朋友在我拿到第一個 offer 後因為要在很短時間內決定要不要搬去蘇州工作的時候提醒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比急著工作重要。

求職系列寫到第三篇也差不多介紹完了,之後會開始分享更多工作生活了,實在要再次感謝在這段時間陪伴與幫助,希望這幾家公司的面試經驗對未來的你妳可能有幫助,面試的題目總是依面試官而有所不同,但準備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勇敢去闖不要怕開口,祝找工作順利!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pmceline.wordpress.com on August 22, 2017.

--

--

CelineChou

🇹🇼 🇨🇳 🇸🇬 Expact / 💡 8+ years in Product / 🐈 🐾 Keep a 6-kilo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