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產品經理面試題背後的核心邏輯

CelineChou
Jul 25, 2021

--

Photo from: https://reurl.cc/9rq77X

最近發現很多關於產品經理的面試分享文雖然很多,但比較少看到以面試者的角度分享公司為什麼這麼設計面試流程,以及為什麼問這些問題。
剛好沈澱一下自己最近幫忙公司面試看過的候選人常見問題,以下皆為個人觀察,不一定全面,但是希望對多少正在求職的產品經理有幫助:)

本文的觀念提取主要根據流程比較完整,重視面試流程的外商公司;我自己待過的大陸本土互聯網公司裡,更多的是靠面試官個人的判斷,尚未發展出非常成熟的統一考察點。

以下內容包含:

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
面試關卡有哪些
過往背景怎麼介紹
面試官如何考察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公司文化考察

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Job responsibility)

在了解面試核心之前,首先得先了解產品經理的範疇,整個行業對產品經理基本能力的要求,我們才能了解面試官為什麼這麼問問題。

Booking.com招聘網站為例,紅線部份在其他像是google, facebook, amazon這種大型國際互聯網公司都可以找到類似的要求,大約可以總結為這幾大類:

領導力(Ownership):是否能對負責的產品規劃出清晰的願景,規劃出能夠達到願景的產品策略,並清楚掌握如何衡量產品的成功(不是自high…這點很重要)

關係管理(Stakeholder management):嚴格說來也是領導力的一種,更像是你要如何清楚地讓和合作對象隨時能知道你的團隊在做什麼,認同你的團隊做的事情,進而達到合作的效益最大化

執行力(Data driven / Implementation):當然不能只會畫大餅,還要能把餅作出來,這點應該非常淺顯易懂。

Booking.com — job responsibility of a product manager role

當然,不同產品經理的領域也會影響面試的問題走向,例如有些公司可能對同產業知識需求較高(e.g. fintech),有些職位可能有明確偏向性(e.g. 商戶端 toB、用戶端 toC 面試問題側重點可能不同),建議可以研究 Job description裡面有沒有提到一些線索,可以有針對性的準備。

產品面試一般有哪些關卡

最基本有人資(HR / Recruiter)先簡單暸解你這個人,外商可能也會稍微測試一下英語能力,申請工作的動機等等。

接下來是公司內部同等職位,或稍微高一級的產品經理進行面試,主要瞭解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是否都能符合要求,根據個人經驗最多兩關,大部分是一關。

接下來一般是大老闆,或是未來有可能跟你深度合作,但是不同崗位的人來面試,這關可能不止一輪,看公司怎麼規劃;像我有時候也會去幫忙面試數據分析師和設計師,主要考察他們是否有辦法跨部門溝通(如果數據分析師面試的時候一直講術語,沒有辦法讓產品經理理解,那麼做出來的分析,也很難讓其他崗位的人聽懂了)。

所以也蠻建議各個候選人在一開始面試的時候最好了解一下面是你的人是什麼背景(一般面試官也會自我介紹),根據他們的角色制定溝通策略,不要傻傻的用同一種溝通方式幹到底喔 😆

之前遇到一位候選人面試數據分析師,在知道我是產品經理的情況下,請他自我介紹的時候還很不耐煩的問說這個面試流程和上一輪的差不多,為什麼還要再自我介紹一次?後來想當然就掰掰了 🙊(掰掰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問了這個問題,而是他不懂的如何根據不同的面試官制定溝通策略)

— — — — — 接下來正式進入面試核心解析啦! — — — — —

透過考察背景了解你如何工作(Pass experience)

隨著資訊流通越來越發達,很多文章已經提供了非常好的示範告訴你如何回答一些這類直接的問題,例如:

說明產品的短中長期規劃,以及各個階段用什麼指標衡量。

雖然看問題都知道要考察product roadmap(綜合前面提到的領導力和執行力),但還是很常遇到候選人容易踩坑,例如:

😅 上來直接描述一大段背景,過了三分鐘還是不知道所以短中長期規劃是什麼…
> 雖然介紹背景很重要,但是盡量維持在三句話以內,因為這並不是面試的重點。另外要切記「總分總」的結構,因為你介紹的東西對面試官並不熟悉,所以加深印象,切重要點,是滿分回答的關鍵

😅 不同的階段看不出區別,全用同一指標衡量,更嚴重點可能是因為階段是老闆規劃的,所以沒有想法…
> 首先不同階段如果有不同產品的提升點,那麼理論上應該要用不同的指標衡量,指標關係到你是否能緊扣北極星(north star),但是每個階段還能有不同的中間指標,確保產品在正確的道路上迭代。
其次,如果你對產品的roadmap沒有多大決定權,至少也要清楚短中長期的規劃是什麼,其實面試不要求產品經理在別的公司都能自己做主(根本夢想?)但至少公司對於產品的期望應該要了解,如果自己都講不清楚,團隊要如何了解他們在為甚麼而努力呢?

Product roadmap的問題很廣,好的面試會根據你剛才介紹的細節逐漸問下去,理解候選人是否可以把事情想得很透徹。例如為什麼當時用的是指標A而不是指標B;當時遇到的某某問題,有沒有考慮過用另外一種方式分析等等,考察候選人受到質疑的時候是什麼反應

>有些候選人遇到前面沒答好的問題會免強辯解,導致越來越歪;有些候選人會突然很慌,出現一些問題例如「這個是別的部門制定的某某規則我其實不是很清楚」(面試官OS:不知道別人怎麼做出來的東西所以就直接拿來用?ownership並不是要讓所有部門歸你管,而是要清楚自己的產品為什麼這麼做合理);
只有少數遇到問題的候選人會很認真與面試官「討論」而非「辯解」,但這恰好是外商公司比較重視的 open to feedback反應。

遇到一個新的複雜問題如何拆解(Problem solving / Product sense)

前面提到了透過考察過去經驗理解你的做事方式,但面試官也很清楚,過往經驗可以被包裝,面試的說法可以準備,而且面試官也沒有時間驗證候選人說的話是否為真,所以對公司來說,考察一個人最真實的反映,最關鍵還是考察當遇到一個新的、宏觀的問題,候選人是否能理解核心,並拆解問題,給出解決方案。

這個關卡是我在面試流程中認為最嚴格,但也最有效的部分,很多候選人雖然前面一關準備得很好,但是如果沒有真實力+平時沒有累積,這裡就非常容易卡關,我們來舉個例子(非真實案例真的參考就好):

請想像你是我們公司的產品經理,並且負責國內旅遊業復甦這個產品/項目,你會怎麼做?

通常會是一個比較宏觀的問題,注意此種題型「沒有標準答案」,更多的是考察你怎麼拆解一個宏觀的問題,你是否能說出一個自洽的邏輯,清楚解釋「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why)」而不是直接說「怎麼做(how)」

以這個題目為例,你是否能想到用戶的心路歷程和哪些疫情產生的新痛點(搭出策略框架)?(想要取消海外訂單、出不了國所以只能搜索國內目的地、選擇旅館時擔心是否疫情突然取消、旅館的自助早餐會不會送來房間、付款後能不能有效聯絡旅館等等);

是否能快速想出幾種不同的階段(可以想想是要按照用戶心路歷程分階段,還是按照不同客群分階段,有非常多種方法),注意產品階段和解決方案需要和前面提出來的架構吻合,例如前面的架構是用戶的心路歷程,那麼後面的產品階段,也需要配合用戶不同階段心路歷程才能說服面試官為什麼這麼做。

這裡的考察重點在於候選人是否能邏輯通順的拆解一個不熟悉的複雜問題,在回答過程中是否能問對問題(不要自己悶頭想啊~),是否只關心feature而不關心product(一個是超短線具體功能,一個是能把長遠發展想清楚)。

公司文化(Culture fit / Motivation)

這個關卡說起來比較虛幻,但其實公司文化在前面幾關也可以多少觀察到,主要考察候選人入職後,是否能和現在的團隊好好合作。

通常這關會請其他職位的同事來聊聊天,例如產品經理幫忙面試數據分析師,工程師老闆幫忙面試產品經理等等。

面試的問題也比較廣泛,心思單純的工程師老闆可能會問產品經理:如果工程師跟你說你的需求要做3個月,你會怎麼辦?
如果剛好遇到細心設計面試關卡的同事,那可能又是另外一個case study(因為這個真的很準很多啊~),具體準備的時候可以多上網查資料,了解公司的氛圍,但是保持開放的心態討論問題,是個人認為比較保險的方式。

Takeaways

  1. 了解職位要求,可以有針對性地針對不同職位客製化一些內容。
    e.g. 如果面試用戶端to C 產品經理,可以針對用戶心路歷程,AB實驗設計等等;如果是商戶端to B產品經理,可以著重如何清楚表達業務邏輯,如何有系統性的scale up
  2. 過往工作經驗可以靠準備(找朋友幫忙練面試),但是 case study 需要靠日常積累
  3. 溝通時刻保持「總分總」結構,既能把事情講清楚,又能切中要點完全不冗
  4. 遇到面試官挑戰問題時,不要把它當作質疑,調整心態當作產品的問題探討,保持開放的心態

祝大家面試順利 😘

P.S.想了解關於產品經理這個職位更全面的介紹,可以參考產品三眼怪的優質文章

--

--

CelineChou

🇹🇼 🇨🇳 🇸🇬 Expact / 💡 8+ years in Product / 🐈 🐾 Keep a 6-kilo cat